交通韧性是中国式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底层特征

作者:中国交通报 林坦时间:2023-08-08点击数: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是打通产业链、保障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体系一旦发生拥堵甚至中断,不仅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造成重大冲击,更会严重影响应急抢险救灾的时效性和可达性。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首先要提升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韧性能力,确保事前能力冗余、事中抵抗冲击、事后快速恢复,降低交通运输自身服务波动以及对经济活动的涟漪影响,才能在保障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提升交通韧性成为全球共识


气候变化与国际冲突叠加,高频高损事件对于运输节点和通道的冲击扰动越来越大,疫情冲击更是凸显出全球交通系统的高脆弱性和低恢复性,提升交通韧性已经成为不确定时代的全球共识。拜登政府的“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增强韧性成为1100亿美元道路和重大交通项目投资的重要目标,并且专门包含了应对气候变化的460亿美元韧性投资,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防灾减灾投资。拜登政府还签署了“供应链行政令”,美国交通部启动“货运物流优化工程(FLOW)”,引导货物运输及供应链各环节的关键数据交换与共享,应对供应链风险。


由牛津大学、世界银行、欧盟委员会等开展的《全球公路、铁路基础设施资产多风险分析》表明,全球约27%的公路和铁路资产至少面临着一种自然灾害,气温升高和降水潜在性的增加将缩短公路生命周期,并增加多达10倍的养护和修复费用。其中,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预期损失占比最高——中国的公路和铁路里程只占全球的6%,但是每年的预期风险损失却占到全球的24%。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马士基、DHL等全球物流企业也认为,贸易政策的转变、基础设施的瓶颈等问题所导致的供应链受阻已经常态化,气候变化的频率及幅度会使最佳的运输方案难以实现,向供应链体系注入更强的韧性将比短期的成本优化来得重要。


 



交通韧性能力的四大特征


提升交通韧性之所以成为当前极度不确定时代下的全球共识,原因在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韧性不仅可避免昂贵的维护成本,也可显著降低自然灾害对人民生计和福祉的冲击和影响程度。每投入1美元用于韧性建设可产生4美元的全生命周期收益。

富有韧性的交通运输系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稳健性(Robustness),服务功能抵抗或者规避扰动风险带来的交通系统破坏或者损失;

冗余性(Redundancy),具备满足功能要求的备选运输服务方案,能够实现快速切换;

应变性(Resourcefulness),能够利用现有资源迅速应变,制定满足基本要求的临时解决方案;

恢复性(Rapidity),能够尽快恢复稳定状态,满足应急运输需求。



韧性交通体系的三大功能


70多年来,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等方面的多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具备强大的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但近年来,多重冲击扰动造成交通物流循环不通不畅甚至局部中断,与全球领先的物流规模和活跃度形成反差,充分暴露了我国韧性交通体系在发展理念、反应速度、供需匹配、标准规范等方面的不足。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韧性交通运输系统除了满足以上基本特征外,同时更要注重依托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全气候、全时空、全天候”不中断的国家交通物流“生命线”,建设承载平时、灾时和战时等多场景、多功能物资流动的大动脉和主骨架,满足平时服务、灾时应急、战时应战等三大功能要求。


“平时服务”主要满足高频次、常规性、准时性、经济性物资的物流需求,“灾时应急、战时应战”主要满足低频次、突发性、及时性和战略性物资的物流需求。确保“生命线”不能因自然或者人为原因中断,在“保通”的基础上“保畅”,这不仅是降低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尽快恢复社会经济微循环的重要内容,更是补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短板、推动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要求。



韧性交通系统的四大体系


依托综合立体交通网、国家物流大通道和枢纽城市、国家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体系等基础网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韧性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可重点完善四大体系:


一是完善国家交通物流“生命线”骨干网体系。制定国家交通物流“生命线”规划布局和分类等级,采用“大网格+大通道”管理的思路,明确“生命线”的通道网络组成、区域化的应急物流中心布局,任何政府均不得采取封闭、阻断或者隔离“生命线”的措施,确保在灾时甚至战时保持“全时空、全天候”通畅。


二是完善区域应急储备救灾体系。在全国布设一批抢险设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推动城市周边布设一批平战结合的物流园区应急储备节点,构建“区域化应急物流中心+网格化城市配送中心+末端化城市配送节点+社区终端自组织配送”的应急配送体系,以保障急时战时社区的物资供应。


三是完善军民融合协调运行体系。以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拓展军民物流融合范围,推进军民物流体系深度融合常态化发展,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多层级一体化的现代军民融合物流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保障国家交通物流体系能够高效实现平战转换、资源共享。


四是完善全球战略物资投送体系。完善战略和应急物资的全球投送能力和体系建设,推动国内航运企业、航空企业和物流企业共同构建由包机、全货机、国际货船、海外港口或机场、海外仓、国际产业(贸易)园等组成的全球应急物资投送体系,增强中国物流基础设施与全球网络连接的韧性。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


注:原文发表于中国交通报2023年0802期视点3版


作者:


       

林   坦


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

交通产业与物流中心主任


新驰咨询高级咨询总监



版权信息:©2018 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 China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at Tongji

中国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200092)